采用獨特的高溫機械密封技術、冷卻技術,采用高溫蒸汽作為粉碎動能介質,通過特殊設計的拉瓦爾噴嘴,帶動物料高速碰撞粉碎。粉碎后的物料進入強制渦流分級,合格物料進入保溫的收集系統收集,粗物料落入粉碎區繼續粉碎,難粉碎的雜質從排渣口排除。整個過程在干法下完成。
常規氣流粉碎機能量轉換形式:
燃料→過熱蒸汽的勢能和熱能→機械能→電能→機械能→壓縮空氣動能→物料顆粒
蒸汽流粉碎機能量轉換形式為:
燃料→過熱蒸汽的勢能和熱能→過熱蒸汽的動能→物料顆粒
相對常規氣流粉碎機而言,能量轉換少了2個損失較大的過程,即過熱蒸汽的勢能→電能、電能→機械能,而燃料轉化為過熱蒸汽的勢能的效率通常在76%-87%,因此蒸汽流粉碎機的效率是常規氣流粉碎機的5倍以上。
氣流粉碎機的粉碎方式是對撞研磨,影響顆粒粉碎的動能與氣流速度有關:Ekin=0.5*m*v2。傳統的氣流粉碎機采用壓縮空氣為氣源,工作壓力一般在8-12bar之間,壓縮氣溫度30℃左右,此工況下通過拉瓦爾噴嘴的噴氣流速度最高約550米/秒。采用過熱蒸汽為氣源,工作壓力一般在3-40bar之間,蒸氣溫度150-450℃,此工況下通過拉瓦爾噴嘴的噴氣流速度最高約1200米/秒。氣流速度的提高可獲得更小的產品粒徑和更高的產品產量。
由于噴氣流速度高,相比較于空氣,輸入動能約高4倍
在相同體積流量(相同流速)時的總能量約高2倍
輸入動能高,可制備顆粒更細的粉料
總能量高,在出料細度相同時,產率更高
相同產量,可使用較小的氣流磨
因而可以更加大型化機型,實現更大規模的臺時產能
傳統氣流分級機(在空氣或所有氣體中)分級輪轉速受限,超過聲速,氣體難以加速
蒸汽聲速高,在分級輪轉速相同時,氣流的線速度高
蒸汽的粘度低于空氣,低粘度降低向心力,容易獲取更細的顆粒
干法粉碎可以生產亞微米的顆粒(小于1微米)
能量利用率高,較傳統氣流粉碎機運行成本低
產品分散性高、表面能低
可兼具表面改性作用
氣流速度高,動能大,粉碎力強
高聲速及低動力粘度使其具有更高的粉碎和分級效率及分級精度,獲得更細粒徑及更窄粒度分布
降低表面能,提高分散性,可同步完成高活化度改性
形狀控制粉碎:適于滑石、石墨、云母、硅灰石、纖維水鎂石、高嶺土、凹凸棒石等礦物的超細大徑厚比/長徑比微粉產品的生產。可獲得20倍以上徑厚比/長徑比而平均粒徑可小于2um
超細超純粉碎: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鋁、氧化鋯等陶瓷材料,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等阻燃材料,濕磨重鈣、輕鈣、納米鈣、煅燒高嶺土、白炭黑、粉體石墨烯及其它納米材料團聚體的打散與高度還原等。平均粒徑均可小于1um
低成本規模化高值化:尾礦、固廢
片狀、針狀、管狀等不規則形狀及超輕、細、粘物料的高活化度改性
高分散性:粘性、靜電、高水分物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