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顏料表面改性是在顏料粒子的表面沉積或包覆單分子或多分子物質以改變粒子的表面極性,使其與使用介質具有更好的相容性,減少粒子聚集,提高潤濕性、分散性、著色率、透明度和比表面積等性質。
包覆法
包覆改性技術是采用特定的化合物或聚合物作為包覆層材料,在顏料外表面形成透明包覆膜,該方法形成的復合顏料可有效改善顏料各方面的性能,抵制外界環境的影響。
包核法
包核法是無機材料通過靜電吸附、物理吸附、化學吸附等的不同分子間作用力來吸附有機分子,從而相結合成性能更好的無機/有機復合顏料。包核改性處理法使有機顏料在保留原有色澤多彩艷麗、著色度強等特質的同時,又能結合無機物耐候性、耐高溫性、耐酸堿性等優良特質,并降低顏料的生產成本。
表面改性法
有機顏料表面改性技術是采用物理或化學改方法,通過改性劑、偶聯劑、表面活性劑、高分子化合物等化學劑來改善顏料表面的極性,從而提升顏料和接觸介質之間的作用力與相容性,減少顆粒團聚現象,改善顏料在潤濕性、分散性等方面的性能。
1、衍生物改性法
顏料衍生物表面改性法是采用結構中含有特定取代基的顏料衍生物作為改性劑來改性顏料表面,從而進一步提升顏料表面的分散性、光澤度等特性。
2、表面活性劑改性法
表面活性劑改性法是將含有特定基團的表面活性劑利用氫鍵、化學鍵、靜電吸附等電荷特性結合在顏料表面,從而改變顏料極性以提升顏料的性能。
3、研磨、酸溶、酸脹及有機溶劑法
研磨、酸溶、酸脹及有機溶劑處理法是在一定介質中對顏料進行研磨或有機溶劑溶解,分散粗品顏料,改變顏料粒子的大小與晶型,從而除去雜質而得到穩定的純化產品,同時進一步加強顏料的著色力。
與有毒性的重金屬無機顏料相比,有機顏料由于色澤多彩艷麗、著色度高、一般不含毒性等優異特點而廣受青睞。但有機顏料本身也存在諸多缺點,如水分散性差、耐候性能較差、工藝和造價成本較高等,因此,開發性能更好、高效環保的新型或改性有機顏料已成為市場的發展趨勢。
埃爾派為你推薦埃爾派知識課堂:快速了解有機顏料如何進行改性。更多新更新的動態信息盡在埃爾派官網,同時你還可以了解顏料/染料行業其它信息或瀏覽新聞資訊。